2005年11月6日,新华教育集团“3++国际软件工程师”项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见正式宣布启动。中科院院士刘光明、北大信息学院副院长陈向群、日本京都大学博士黄晓捷、博彦科技教育事业部总经理郑潜等知名行业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6年3月17日,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联合主办的 “中国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工程职业教育项目发布会暨中国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工程职业训练基地授牌仪式”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新华电脑教育教育集团所属安徽、北京、南京、长沙、济南、河南六所院校被首批授予“中国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工程职业训练基地”。
2006年10月20日,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软件学院和北京多家软件科技开发公司联合打造的“实训工场”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正式开班,17名学子将进行为期40天的项目实践。
以培养国际型软件工程师为目标,“新华3++国际型软件工程师”项目承载着国内软件人才培养的重任!
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教学总监何扬说:“软件工程师的培训,必须注重良好的逻辑思维和系统思维的训练,必须注重项目实践经验。目前,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由于教学实践环节的缺失,在这两方面做得还不够,大部分学生缺乏项目实践环节。新华软件学院有5年的软件人才培养经验。从开始和高校合作,后来跟印度NIIT合作,最后和大型软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推出‘新华3++国际型软件工程师’,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很多人才培养方法,以及吸纳了许多非常有项目经验的教师。为了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实际项目经验的软件人才,新华软件学院与国内多家软件企业连手,在位于北京中关村的科贸中心建立了‘新华软件实习基地’,我们是华东地区唯一设立专业化软件实训基地的培训机构。在那里,拥有全仿真、全模拟的软件实习工场,完全按照国际型软件企业的标准,由项目导师带领,从写程序到软件构架再到软件测试,通过二个月的项目实训,让每个学员都能达到项目管理水平,从而一毕业就拥有能力满足企业实际应用的需要。”
目前首批学员经过前期理论集训后,已被安置到位于北京中关村科贸大厦的“新华软件工场”进行紧张的项目实训。据新华软件学院负责人介绍,不久又将有300名学员开赴北京,进入软件工场进行实训。
链接:
“3++”内涵
3++是一项国际软件工程师的人才标准,是由企业方提出需求,在职软件专家研制教学模型、教育机构实施和输出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国际型软件工程师的培养教育。
3++教育对高等学历教育实现了无缝嵌入的强化提升,通过8个月的实战强化培训实现学历教育向素质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专业塑造国际型、实用型、前瞻型标准软件人才。
3:代表国际型、实用型、前瞻型
A+:职业素质强化
B+:职业技能强化
安徽新华电脑学校专业职业规划师为你提供更多帮助【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