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淡定面对高考
网易教育讯:在今年的高考队伍中,有45名学生十分特殊,他们是南方科技大学教改实验班的学生,之前他们在网上已经发出公开信拒绝参加高考,引起了人们的悍然大波。人们关注的不仅仅在于这些孩子的最后抉择,还在于他们的出现切合了很多孩子和家长的心声:不参加全国高考行不行?不挤这个独木桥是不是也能成才?
果然,在6月7日第一天的高考中,没有见到他们参考的身影。相关媒体报道称,在得知南科大无一人赴考的消息后,南科大校长朱清时表示,学生们的拒考并不是对整个高考制度的否定,但是教育制度不能“一刀切”,教育制度应该允许百花齐放。并表示现在也许不是可以取消高考的时候,但是可以允许多元化的选拔人才方式,否则高考的“一刀切”会把创新人才切掉。
对于网上很多人关心的孩子们拒考会带来的牺牲一说,朱清时校长表示,等这些孩子们长大,他们会为南科大的经历骄傲,不是牺牲,而是一种财富。
而南科大的学生在面对媒体采访时,坦然笑称,自己所学的知识互动性非常强,老师们讲的课也很精彩,同学们的思维发散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并深知现在社会靠的是能力,不是文凭。
这样的事件发生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现行的教育制度在选拔人才的时候所存在的弊端,也凸显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注重个人的能力,而不是文凭。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的学子许双贵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如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来自安徽桐城市农村的许双贵,这个86年的小伙子,也曾面临过考试的失败,2004年从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凭借着过人的专业技能,进入了人才济济的中国华西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计委批准成立的首批勘察设计集团公司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从业的都是名牌大学建筑系的本科毕业生,他是单位里唯一一个没有名牌大学本科文凭的职员。但是年纪轻轻的他,三四年的时间就拿到了百万年薪。
现实社会竞争法则告诉我们:技能是生存的保障,而学历则是技能的提升。或许,许双贵的故事是个例,但是反映了企业用人的要求——能力大于文凭。企业聘用员工,无论过程有多么繁复,其目的只有一个——找到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才,而不是徒增做样子的人数。缺乏相应的技能,即使有再高的文凭,也只是“纸上谈兵”。所以在选择教育模式时,一定要注意“技能”和“学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安徽新华电脑学校专业职业规划师为你提供更多帮助【在线咨询】